江阴银行等3家苏南地区农商行基金销售业务被要求整改
江阴银行等3家苏南地区农商行基金销售业务被要求整改
江阴银行等3家苏南地区农商行基金销售业务被要求整改财联社6月30日讯(记者 闫军(yánjūn))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,今年荔枝大丰收,撞上马伯庸大火畅销书《长安(chángān)的荔枝》,基金公司显然也捕捉到(bǔzhuōdào)这一热点,纷纷借“红荔”营销红利基金。
财联社记者统计显示(xiǎnshì),截至目前(mùqián)包括华泰柏瑞、南方基金、博道基金、国泰基金、上银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对外发布了红利相关主题(zhǔtí)海报,给投资者“安利”红利基金相关产品。
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,高股息的红利资产作为底仓品种的配置(pèizhì)策略正在被认可(rènkě),各家基金公司也将红利基金作为布局的重点。
6月(yuè)30日(rì)(rì),上半年收官之日,沪指涨2.76%,红利相关指数涨跌互现,中证红利指数微跌3.07%,红利低波指数略涨3.16%,涨幅均不及2024年同期,但是从资金流向来看,年内红利相关ETF合计净流入(jìngliúrù)超百亿。
基金公司谐音梗营销的风吹到(dào)了荔枝
马伯庸畅销书《长安的(de)荔枝》大火后,快速影视化,电视剧热播赶上荔枝丰收季,“荔枝”曝光量大增。基金公司的营销团队立马“整活”,把“荔枝”与(yǔ)红利联系起来(qǐlái),宣传海报先发一波。
红利(hónglì)主题基金(jījīn)规模超410亿(yì)的华泰柏瑞基金最先发布了红利“全家(quánjiā)桶”,红利ETF、红利低波ETF、央企红利ETF、港股通红利ETF以及港股通红利低波ETF全部亮相;南方基金则走科普路线,把白糖罂、妃子笑、桂味、糯米糍、仙进奉等荔枝品种进行了科普,带(dài)出自己红利低波50ETF以及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两只产品(chǎnpǐn);国泰基金主打业绩说话:国泰的“利”枝,这个月又“红”了。
没有红利(hónglì)ETF的基金(jījīn)公司忙着传红利指数产品,博道基金海报:好大一颗“红利”,主推旗下博道红利智航;上银基金用“红荔满枝头”三副海报推荐自家上银国企红利混合发起(fāqǐ)式基金。
也有基金公司另辟蹊径,景顺长城旗下(qíxià)也有红利基金,不过公司把荔枝的营销排面给了纳指科技ETF,该基金规模突破百亿(bǎiyì),其用一片荔枝叶两颗荔枝代表(dàibiǎo)100,一只柯基狗在(zài)悠闲地品尝荔枝,虽然略“抽象”,但主打一个氛围感和参与感。
有业内人士调侃,深圳(shēnzhèn)有红荔路,建议以后基金公司举行“红利”主题基金相关(xiāngguān)活动,直接去红荔路,更吉利。
在(zài)基金公司热火朝天的营销中,要面对一个现实:因(yīn)煤炭、电力股表现逊色,今年红利板块(bǎnkuài)跑输去年同期,而随着近日银行股的大幅回调,红利迎来了新的考验。
有(yǒu)业内人士指出,红利板块短期仍有回调需求,此前在银行带动下,大盘整体震荡的情况(qíngkuàng)下仍然连续大涨,当前可以理解为补跌。这波回调,主要是出于短期技术面和资金面(zījīnmiàn)因素,长期基本面并没有变化。整个A股的红利板块还有很大的盈利增长和估值上行(shàngxíng)的空间,不仅仅是定位防御,其本身(běnshēn)也有一定的进攻潜力。
而(ér)当前回调最大的风险则在于银行股,6月27日(rì),中国人保召开股东会(gǔdōnghuì),该公司高管透露:“过去(guòqù)一年公司持续加大(jiādà)高分红股票配置,高分红OCI(其他综合收益资产)资产配置比例已占二级权益投资总持仓30%左右。”银行中报预期不高,而寿险巨头对“30%”的配置表述也(yě)被理解为达到上限,导致市场对银行板块较为谨慎的判断。
短期虽有风险,上述分析则指出(zhǐchū),低利率时代下,红利无疑是不可多得的稀缺优质资产,每次回调时反而(fǎnér)是不错的布局机会。
此外,国信研报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角度,红利(hónglì)资产在股债配置中思路(sīlù)范式由“替股”转向“替债”。
国信上述研报认为,前几年股市震荡调整阶段,红利资产因其高(yīnqígāo)股息和防御属性,被广泛(guǎngfàn)视为权益类股票的(de)替代品,用于降低组合波动并提供收益安全(ānquán)垫。然而,随着利率中枢下移,债券票息收益显著压缩,传统纯债资产的“安全垫”效应弱化,红利资产的逻辑已(yǐ)从“替股”转向“替债”。
不过,该研报也直言,低利率环境下,红利资产(zīchǎn)可以对债券形成较好补充,但考虑(kǎolǜ)风险收益特征后难以完全平替。
从资金(zījīn)流向来看,投资者把红利作为底仓位置的需求仍在(zài),今年上半年,全市场红利ETF净流入超百亿。
具体来看,南方红利(hónglì)低波50ETF年内(niánnèi)净流入近45亿,最新规模接近百亿;摩根港股低波红利ETF年内净流入41亿元(yìyuán),最新规模为(wèi)114.08亿元;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净流入38亿元,最新规模达到186.48亿元。此外(cǐwài),景顺长城港股通央企红利ETF、华夏(huáxià)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以及易方达红利低波动ETF等产品年内净流入也达到或接近10亿元。
(财联社(liánshè)记者 闫军)
财联社6月30日讯(记者 闫军(yánjūn))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,今年荔枝大丰收,撞上马伯庸大火畅销书《长安(chángān)的荔枝》,基金公司显然也捕捉到(bǔzhuōdào)这一热点,纷纷借“红荔”营销红利基金。
财联社记者统计显示(xiǎnshì),截至目前(mùqián)包括华泰柏瑞、南方基金、博道基金、国泰基金、上银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对外发布了红利相关主题(zhǔtí)海报,给投资者“安利”红利基金相关产品。
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,高股息的红利资产作为底仓品种的配置(pèizhì)策略正在被认可(rènkě),各家基金公司也将红利基金作为布局的重点。
6月(yuè)30日(rì)(rì),上半年收官之日,沪指涨2.76%,红利相关指数涨跌互现,中证红利指数微跌3.07%,红利低波指数略涨3.16%,涨幅均不及2024年同期,但是从资金流向来看,年内红利相关ETF合计净流入(jìngliúrù)超百亿。
基金公司谐音梗营销的风吹到(dào)了荔枝
马伯庸畅销书《长安的(de)荔枝》大火后,快速影视化,电视剧热播赶上荔枝丰收季,“荔枝”曝光量大增。基金公司的营销团队立马“整活”,把“荔枝”与(yǔ)红利联系起来(qǐlái),宣传海报先发一波。
红利(hónglì)主题基金(jījīn)规模超410亿(yì)的华泰柏瑞基金最先发布了红利“全家(quánjiā)桶”,红利ETF、红利低波ETF、央企红利ETF、港股通红利ETF以及港股通红利低波ETF全部亮相;南方基金则走科普路线,把白糖罂、妃子笑、桂味、糯米糍、仙进奉等荔枝品种进行了科普,带(dài)出自己红利低波50ETF以及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两只产品(chǎnpǐn);国泰基金主打业绩说话:国泰的“利”枝,这个月又“红”了。

没有红利(hónglì)ETF的基金(jījīn)公司忙着传红利指数产品,博道基金海报:好大一颗“红利”,主推旗下博道红利智航;上银基金用“红荔满枝头”三副海报推荐自家上银国企红利混合发起(fāqǐ)式基金。

也有基金公司另辟蹊径,景顺长城旗下(qíxià)也有红利基金,不过公司把荔枝的营销排面给了纳指科技ETF,该基金规模突破百亿(bǎiyì),其用一片荔枝叶两颗荔枝代表(dàibiǎo)100,一只柯基狗在(zài)悠闲地品尝荔枝,虽然略“抽象”,但主打一个氛围感和参与感。

有业内人士调侃,深圳(shēnzhèn)有红荔路,建议以后基金公司举行“红利”主题基金相关(xiāngguān)活动,直接去红荔路,更吉利。
在(zài)基金公司热火朝天的营销中,要面对一个现实:因(yīn)煤炭、电力股表现逊色,今年红利板块(bǎnkuài)跑输去年同期,而随着近日银行股的大幅回调,红利迎来了新的考验。
有(yǒu)业内人士指出,红利板块短期仍有回调需求,此前在银行带动下,大盘整体震荡的情况(qíngkuàng)下仍然连续大涨,当前可以理解为补跌。这波回调,主要是出于短期技术面和资金面(zījīnmiàn)因素,长期基本面并没有变化。整个A股的红利板块还有很大的盈利增长和估值上行(shàngxíng)的空间,不仅仅是定位防御,其本身(běnshēn)也有一定的进攻潜力。
而(ér)当前回调最大的风险则在于银行股,6月27日(rì),中国人保召开股东会(gǔdōnghuì),该公司高管透露:“过去(guòqù)一年公司持续加大(jiādà)高分红股票配置,高分红OCI(其他综合收益资产)资产配置比例已占二级权益投资总持仓30%左右。”银行中报预期不高,而寿险巨头对“30%”的配置表述也(yě)被理解为达到上限,导致市场对银行板块较为谨慎的判断。
短期虽有风险,上述分析则指出(zhǐchū),低利率时代下,红利无疑是不可多得的稀缺优质资产,每次回调时反而(fǎnér)是不错的布局机会。
此外,国信研报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角度,红利(hónglì)资产在股债配置中思路(sīlù)范式由“替股”转向“替债”。
国信上述研报认为,前几年股市震荡调整阶段,红利资产因其高(yīnqígāo)股息和防御属性,被广泛(guǎngfàn)视为权益类股票的(de)替代品,用于降低组合波动并提供收益安全(ānquán)垫。然而,随着利率中枢下移,债券票息收益显著压缩,传统纯债资产的“安全垫”效应弱化,红利资产的逻辑已(yǐ)从“替股”转向“替债”。
不过,该研报也直言,低利率环境下,红利资产(zīchǎn)可以对债券形成较好补充,但考虑(kǎolǜ)风险收益特征后难以完全平替。
从资金(zījīn)流向来看,投资者把红利作为底仓位置的需求仍在(zài),今年上半年,全市场红利ETF净流入超百亿。
具体来看,南方红利(hónglì)低波50ETF年内(niánnèi)净流入近45亿,最新规模接近百亿;摩根港股低波红利ETF年内净流入41亿元(yìyuán),最新规模为(wèi)114.08亿元;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净流入38亿元,最新规模达到186.48亿元。此外(cǐwài),景顺长城港股通央企红利ETF、华夏(huáxià)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以及易方达红利低波动ETF等产品年内净流入也达到或接近10亿元。
(财联社(liánshè)记者 闫军)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